您的位置:江西广告网 >> 资讯 >> 品牌营销 >> 公关策略 >> 查看资讯           在线投稿在线投稿

63

view

看国企突破“形象尴尬” 如何Hold住机遇“走出去”

发布日期 发布: 2012-10-24  |  来源  来源: 江西广告网  |   发布人 (共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八的召开,谈论中国的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中国企业必须解决好海外投资遭遇的越来越突出的环境和社会风险难题。

  “环境和社会风险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的重要性正在日益上升。”近日,在接受采访中,中国进出口银行信贷审批委员会委员李福胜指出。

  同时,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向本刊记者透露:“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机构正在对中国重点投资的国家和区域开展一系列投资规划研究,其中环境与社会问题将是重点考虑的方面。”

  正式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多年来,中国海外投资的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涉及环境、移民以及劳资等社会问题,导致部分中国企业形象受损,部分商业机会流失。

  张建平向本刊记者透露,该所正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开发《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可持续投资经营指南》,希望能够对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采矿业的全流程给予指引和参考,预计年内将会提交初稿。

  同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首席顾问支持组成员、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也告诉本刊记者,该委员会“投资贸易与环境”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对“中国海外投资对东道国的环境与社会影响”框架性研究,并已提出建议可以通过研究开发“绿色投资指引”等引导性措施指导相关企业和海外投资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政府层面也传出了积极的信息,今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国企业要履行企业社会与环境责任。

  一系列迹象表明,中国对企业海外投资的环境与社会风险问题的认识,正在迈上新的台阶,并且正在试图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轻视不得的波兰青蛙

  作为中国建筑业巨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海外”)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让已经到手的合同“飞了”的原因之一竟然是波兰青蛙。

  2009年9月,“中国海外”赢得了波兰一条公路30英里路段的建设权。可是,2011年6月,波兰政府炒掉了“中国海外”,重新聘用欧洲建筑商来完成公路施工。原来,这是一条横穿于土豆田之间的公路,按照欧洲的相关规定,类似的公路下面需要有三英尺高的通道,以方便青蛙及其他小动物安全穿过公路。然而,“中国海外”在建设时却并没有作出这样的安排。甚至当波兰监管机构在2010年的一次实地考察期间提出这样的疑问时,“中国海外”的高管很惊讶会有这样的法律规定。

  实际上,在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类似的现象并不鲜见。正是由于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认识不足,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吃了不少苦头。

  2010年,在张建平主持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非洲国家政府官员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调查对象认为中国企业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有40%的人认为中国企业对投资对象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伴生问题,包括环境影响以及加大当地市场竞争等。

  张建平认为,“海外投资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与一般的商业风险不同之处在于,商业风险可以通过企业自身行为的调整逐渐改善,但是环境与社会风险的影响却更加难以控制,动辄影响到国际关系,且有可能造成投资不可持续。”因此,李福胜告诉本刊记者,“事实表明,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越来越多,需要加大力度尽快解决,以免引发严重后果。”

  政府不是万能的

  8月8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永发布了一份题为《冲出亚洲:聚焦中国》的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在能源、金属等资源类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约2390亿美元,占中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1%。

  “中国海外投资招致的非议,与中国的投资领域有很大关系。”李福胜告诉本刊记者,一般来讲,报告中所提到的项目更加容易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因为要开采资源就难免会破坏环境,还会涉及到移民搬迁等。

  调查者们发现,中国企业往往只是直截了当地围绕政府做拿下项目的“攻关”工作,并不注重和善于与当地社区、NGO及媒体等沟通。于是,破坏自然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劳资矛盾等问题层出不穷。

  采访中,记者得知,尽管来自于中国的投资占该国外资总额的70%~80%,但中国投资者的声誉却没同比提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旦遇到拆迁和居民安置等问题时,中国企业一般不善于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直接打交道,而是委托当地政府全权负责。而当地政府往往又存在透明度不高,甚至腐败问题,结果经常导致问题复杂化和国内问题国际化,而当地居民和NGO却将批评矛头直指中国企业。

   “这是一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在德国伯尔基金会北京办公室环境项目经理曹可看来,中国企业过于习惯依赖当地政府处理自己遇到的投资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简单认为这比在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方面投入精力和成本更实惠。

  环境保护组织创绿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告诉本刊记者,很多中国企业不了解其他国家政府的角色,“不同国家的政府职能各有特点,并非什么都由政府说了算。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但是由于多年接受发达国家的援助,环保的观念往往深入人心。”

  “未来对外投资,尤其是资源类项目,类似的非经济影响因素可能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认为对外投资本身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沟通交流,促进理解,减少信息失真及信息不对称,使投资方能更好地顾及到项目区居民的社会和环境权益。”曹可说。

  如何“Hold”住机会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直接投资阶段理论,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进入急剧增长的阶段。同时,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经济正面临艰难时期,资金匮乏,此时正是中国投资进入的良机。”在张建平眼中,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当下正面临非常好的机会,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抓住这个机会。

  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在继续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应逐步扩大对外援助规模,特别是对某些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和优惠贷款项目,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不仅仅局限在商业目标,同时也要致力于促进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同时也为中国企业管理海外投资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张建平同时建议:“中国应努力制定更多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企业开展绿色海外投资,可以建立中国的海外投资促进机构和一套评估体系,使政府可对在海外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的企业进行更好的监督。”此外,李福胜建议,中国海外投资的政策和相关进程需要进一步增加透明度,公开透明将增进中国海外投资企业与当地利益相关方、商业机构、社会团体和公民代表的关系,帮助维护中国投资者利益。

  谈及具体的项目操作,李福胜认为,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做可行性研究时,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参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支持的项目实施中,看到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是个专门的环节。在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他们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配备专门的团队负责实施这项工作,有的还外包给第三方来承担,从而提高项目执行中社会和环境影响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对外信度。这些都是可供中国公司借鉴的良好做法。”

  就此,他建议中国企业,要重视依靠NGO的力量来化解矛盾,“中国过去对NGO的认识太缺乏,NGO所具有的非官方的身份、强大的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能力,很多时候是官方不具备的。比如,有的NGO的工作人员,从爷爷辈就在当地生活了,他们对当地社会的了解程度及沟通能力,甚至是当地政府官员也无法企及的。”同时,他还建议,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也要多找国际合作伙伴,在遇到环境与社会风险时,可以共担风险,共同应对挑战。

编辑 资讯编辑: webmaster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信息共享合作。
打印 | 收藏此页 |  Mail给朋友 | 举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评分:0

发表评论
seccode 换一个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