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江西广告网 >> 资讯 >> 媒体资讯 >> 查看资讯           在线投稿在线投稿

38

view

2009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系列报告在京发布

发布日期 发布: 2009-6-25  |  来源  来源: 新华网  |   发布人 (共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tag 关键词: 电视 网络 影响力 中国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6月23日电 《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9)》近日正式公布,在2008年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6个方面的创新,被认为是标志着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调查的高质量、大范围、全方位的评估标准得以确立。而随着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省级卫视栏目和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电视事件等九大榜单同时出笼,这份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推出的年度报告使得“电视节目的网络影响力才是真正持久的社会影响力”这一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叫响“网络影响力”品牌 中国电视的“第二次生命”

2007年,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课题组就率先提出了“网络影响力”概念,在中国首次以MBA案例方式全景展示电视发展进程,在中国乃至世界首次从网络角度对电视进行研究;2008年,《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隆重推出,被评为“中国广播电视十大创新报告”;2009年,网络影响力评价体系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成为中国媒体评价领域和中国广播电视软科学领域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课题组长李岭涛指出,所谓“电视网络影响力”,不是“电视网络的影响力”,而是指“电视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的影响力”,具体而言是指“电视组织、电视内容、电视人物和电视事件等在网络世界中所具有的知名度、被关注度、收视度以及美誉度等”。

“在现有电视媒介的传播特点下,即使一档具有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也可能会因为播出时间与观众收视习惯的错位而被淹没。当一档电视节目无法通过电视播出而获得最大传播效果的时候,互联网就成为延长其生命周期的‘救命稻草’。”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课题组执行组长李德刚博士说,因为节目一旦上网,它所面对就不再只是本城市、本省域、本国范围内的受众,而是要面对全球华人,全世界的观众,“其数量等级将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申请专利,既实现了我国广播电视领域软科学方面自主知识产权科研工作零的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领域长期以来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处于空白的局面;又实现了我国媒体评价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科研工作零的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媒体评价工作长期以来完全依赖外国知识产权成果的做法。”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在颁奖仪式上说,“此举并不仅仅是该评价体系自主知识产权受到法律保护的体现,更是创新成果进行生产力转化的基础,为其他媒体领域的创新与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文喜教授认为:“网络影响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中国乃至世界首次从网络角度对电视进行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活动,填补了理论研究的空白。

四大指标建构科学评估体系 六大创新让评估标准更完善

记者注意到,《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9)》在网络知名度、网络被关注度、网络收视度三大指标基础之上,新增网络美誉度指标,充分肯定网友对电视品牌评价所持的满意度及赞美度。同时,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课题组积极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听取来自一线电视工作者的建议,并在2008年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6个方面的创新,被认为是标志着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调查的高质量、大范围、全方位的评估标准得以确立。

业内人士认为,四大指标内涵丰富,为准确测量电视网络影响力建构了科学的评估体系。四大指标的加权平均之和即为最终电视网络影响力指数。一是知名度指标,指的是由正式机构发布的关于某一电视媒体的信息量的总和。这一指标表明了某一电视媒体的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广度,主要以样本网站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为依据;二是被关注度指标,指的是某一电视媒体在网络各大论坛以及博客中被讨论的量,被讨论次数越多表明媒体越受关注。这一指标表明电视媒体在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深度,主要以样本网站搜索引擎的论坛搜索结果为依据;三是网络收视度指标,指的是电视媒体生产的内容在网络中被收看/被下载的次数,表明观众的主动收看行为,主要以样本网站中电视节目的被下载次数为依据;四是网络美誉度指标,指的是网友对电视品牌评价所持的满意及赞美程度。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秘书长张聪认为,通过这四大指标体系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在“数量”层面上反映出网络影响力大小,更能够在“态度”层面上体现这种网络影响力的正负效应,从而使得“网络影响力”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评价意义更具社会价值。电视的网络传播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电视网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普及也将是大势所趋。电视媒介的从业者需要尽快转变观念,从而赢得未来竞争的先机。

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课题组执行组长李德刚博士指出,《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积极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听取来自一线电视工作者的建议,并在2008年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了6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是调查方式由“全面调查”调整为“抽样调查”,调查数据更为客观;第二是指数计算方法由“绝对计算”调整为“相对加权计算”,调查结果更加稳定;第三是调查指标由侧重“知名度”调整为侧重“高品质”,“网络美誉度”指标的增加使得评价体系更为全面;第四是调查过程由“半自动”升级为“全自动”,网络调查与数据分析大型系统的开发成功使得调查过程更为简捷;第五是调查数据发布平台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年度性发布走向实时性发布,数据发布将更为及时;第六是调查对象由省级以上频道延伸到地方频道和社会栏目,调查对象更为全面。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认为,至此,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调查的高质量、大范围、全方位的评估标准得以确立。

《百家讲坛》人气不减蝉联冠军 九大榜单挑战“唯收视率论”

随着《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9)》的发布,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电视人物、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省级卫视频道、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CCTV栏目、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电视事件等2008年度的九项电视榜单也浮出水面,其中杨澜荣登“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电视人物”榜首,《百家讲坛》、《我型我秀》、东方卫视《波士堂》、《李小龙传奇》、《娱乐现场》分别喜获中国“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央视栏目”、“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电视事件”、“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省级卫视栏目”、“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电视剧”、“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社会制片电视栏目”的“状元”。

“杨澜、郭振玺、李晓枫、王长田、马国力、汪文斌、闫爱华、刘长乐、黎瑞刚、欧阳常林”等名字让“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电视人物”群星闪耀,而在“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事件”排行榜中,大型选秀活动仍然受网民青睐,《我型我秀》、《“龙的传人”大型电视选拔活动》分别夺得冠、亚军。记者同时注意到,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也成为中国网民关注热点,一起位列“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事件”榜单的还有《2008感动中国》、《圆梦2008——点燃你心中的圣火》、《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爱心融冰总动员》等。《直击华尔街风暴》的入围则是全球经济危机的“贡献”。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结果是,《百家讲坛》蝉联“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央视栏目”冠军,《焦点访谈》仅列第五位。正如报告所指出,网民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百家讲坛》这样的知识类节目表明知识性价值在网络上的延伸。而《焦点访谈》虽收视率高,但在网络中却不及《百家讲坛》。《咏乐汇》这样形式新颖的节目仅用半年时间就冲入前十强,不得不佩服李咏以及明星大腕的号召力。《新闻1+1》的入围,说明任何时刻网友都希望听到真实的、有份量的新闻解读。另外《同一首歌》、《艺术人生》、《星光大道》、《对话》、《经济半小时》、《走进科学》也入围该榜十强榜单。而东方卫视《波士堂》赢得“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省级卫视栏目”排行榜的“花魁”,同时上榜的还有《舞动奇迹》、《人间》、《我爱记歌词》、《智勇大冲关》、《王刚讲故事》、《五星夜话》、《论道》、《周日我最大》、《音乐集结号》。

《李小龙传奇》当之无愧登上了“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电视剧”宝座。入榜的最物美价廉的或许是《丑女无敌》了,类似室内情景剧风格的职场故事,“雷人”的演员造型却迅速为网友所喜爱。另外如《闯关东》、《甜蜜蜜》、《乡村爱情2》、《马文的战争》、《夜幕下的哈尔滨》、《舞者》、《女人花》、《我们生活的年代》也都深得网民欢心。此外,在“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社会制片电视栏目”榜单中,《娱乐现场》不仅是娱乐节目中收视率的冠军,而且在网民中也拥有超凡的影响力。同时也表明,作为中国最为老牌的民营电视节目代表,《娱乐现场》的成功绝对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另外,湖南卫视用实力证明自己依然是中国省级卫视的老大。在去年以微弱差距输给北京卫视屈居第二之后,今年强力反弹,登上“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省级卫视频道”排行榜第一位,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广西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安徽卫视、四川卫视、黑龙江卫视、云南卫视等紧随其后。湖南经视频道、广州电视台分获“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地面频”、“2008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城市台”榜首。

北京大学陆地教授认为,由于在网络中没有时间的强制性限制,没有频道的强制性选择,观众对某一电视节目的喜爱与憎恨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释放,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性的自我选择,而非被动性的强制观看。因此,一档电视节目在网络中的受欢迎才是真正的被喜爱,电视节目的网络影响力才是真正持久的社会影响力。

网络影响力指标的提出,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电视“唯收视率论”所带来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等各种问题。收视率所表现的是观众在强制状态下做出的一种被动性反应,既无法反映观众的主动性要求,又无法代表观众的真实满意程度,更无法测量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当前电视观众与网民呈现一定的分化趋势,即网民看电视越来越少。不容忽视的是,网民在现实及虚拟社会中经常担当舆论领袖的角色,因此尽管他们可能不直接看电视,但他们却可以通过网络来影响人们对某个电视媒体节目的看法和行为。而收视率指标评价的是在看电视的观众总数中有多少人看某个电视媒体的节目,而对于没有看电视的人是否了解某个电视媒体以及所持的看法等却无法评价。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胡智锋认为,电视网络影响力新概念的确立,具有里程碑意义,获得了一种新方式,就是用一个电视网络影响力的评价方式,来重新审视电视。在收视率之上的情况下,能够用这样一个概念重新的面对电视,面对电视整体行业、事业与产业。在业界和学界,在传统电视和新兴网络之间,搭建一个新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更多的人来参与。

编辑 资讯编辑: 朱素英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信息共享合作。
打印 | 收藏此页 |  Mail给朋友 | 举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评分:0

发表评论
seccode 换一个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