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江西广告网 >> 资讯 >> 媒体资讯 >> 查看资讯           在线投稿在线投稿

14

view

“版权门”激怒中国作家谷歌毁誉不后悔

发布日期 发布: 2009-11-02  |  来源  来源: 中国经营报  |   发布人 (共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出四年多的谷歌“数字图书馆”一直麻烦不断,这个麻烦就是因为它触犯了传统行业的利益,并且踩在法律的红线上。

  最近,中国的作家们仿佛刚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跳出来对谷歌说“不”。新一轮的争议发生在中国。而涉及到法律边界的事情,谷歌中国选择“不说为妙”。

  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自推出以来频频遭到全球出版界的抗议和诉讼。2008年美国作家协会与美国出版商协会就谷歌未经授权即对图书进行数字化一事达成和解协议。根据该和解协议规定,如果权利人同意和解协议,谷歌对每本书至少赔偿60美元。对于今后的使用,谷歌会支付给著作权人销售收入的63%作为使用费,权利人可选择让其继续使用或者要求其删除图书。

  这样的和解条款并未得到中国作家的认可,60美元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对他们智商的污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正在联合中国涉及其中的作家与谷歌交涉,试图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互联网上的版权官司一直就是最难判的官司,且不说官司能不能打得赢,就算打赢了,那时候的世界也变了。

  大家都不曾忘记几年前,唱片业与互联网的斗争吧?唱片业将自己的败落归罪于互联网,一些互联网公司因此受到大量的起诉。起初,很多乐队和歌手也是强烈反对互联网对于版权的侵犯。但官司并不那么容易,唱片公司不仅没有捞到多少好处,而且也没能阻止唱片数字化的趋势。在唱片业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之后,数字音乐正在得到蓬勃的发展,最关键在于“免费”使得音乐的乐迷大大增加,市场被无限扩大,从而衍生出许多除了唱片以外的赚钱模式:网络下载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一些人还是要去店里购买豪华的盒装CD;网上传播使得知名度快速扩大,通过演唱会门票来大赚一笔。虽然唱片公司的日子没有太大好转,但整个音乐产业的规模扩大了数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谷歌为什么不惜“踩线”,也要投资5亿美元急于做免费的数字图书馆。这正是谷歌“最大化战略”的一部分。其CEO施密特认为:“不管你正在开发的是何种产品都尽可能地接受它,并依据分销量尽可能多地进行生产。换句话说既然分销的边际成本为零,你就可以使产品遍布全球。”谷歌能够借助免费策略鼓励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那么最终它的赢利也会更高。

  在各国作家的愤怒与等待中,谷歌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08年底,谷歌数字图书馆已有图书800万部,2009年年底预计将达到1000万部。这使得谷歌已经成为市场的领先者。

  千万册数字化的图书,无疑将为谷歌吸引来更多的用户。用户数量的增加则意味着谷歌广告的升值,由此,为其赢得更多的收入。此外,这项计划也将为谷歌带来新商机。比如,在图书内容旁边刊登相关广告,免费浏览和收费下载相结合,收费打印客户需要的部分内容,直接参与图书的销售等等,都有可能成为谷歌未来的卖点。新的商机的出现,也正在衍生出数字图书馆的新生态链。

  出版界对于谷歌的做法不仅是愤怒,也有恐惧:“这将会令整个出版业界被完全击毁。”或许,现在官司能不能打赢并不是最紧要的事情,相反,如何适应数字化大潮,给自己找出新的商机才应该是出版社和作家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所以,今天你会看到谷歌的工程师们热衷于设计那些可以免费的新产品,不断地推到网上去。而当每一个新产品发布时,谷歌并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只是他们可以肯定,用的人多了,价值自然会有得以体现的形式。

  谷歌今天在尽情地免费着。

编辑 资讯编辑: webmaster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信息共享合作。
打印 | 收藏此页 |  Mail给朋友 | 举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评分:0

发表评论
seccode 换一个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