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江西广告网 >> 资讯 >> 品牌营销 >> 品牌前沿 >> 查看资讯           在线投稿在线投稿

37

view

向品牌大省的跨越—浙江工业行

发布日期 发布: 2008-5-31  |  来源  来源: 网络转载  |   发布人 (共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tag 关键词: 品牌 浙江 工业
 
上一篇 下一篇
  娃哈哈饮料、雅戈尔衬衫、波导手机、吉利汽车……生活中,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及产品,都是“浙江造”。

  “浙江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居全国第二;有省名牌1039种,工业名牌产品销售产值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1%,利税总额占40%。”仲春4月访浙江,浙江省经贸委副主任郑一方轻松背出这些数字。

  浙江的品牌建设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品牌战略:解决产品低端化问题

  在制造业发达的浙江,在品牌建设上原先的情况与我省的差不多。

  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加之不注重品牌开发和科技投入,集聚在传统产业的企业只能靠低价竞争和低成本扩张,浙江也有过散、小、乱的产业发展历史。

  过度竞争让企业苦不堪言:在义乌,一件衬衣的平均利润是2角钱,一双袜子、一条拉链的平均利润分别不到5分钱和1分钱。

  “必须解决产品低端化问题。”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明确表态。以此为导向,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科技创新……组合拳次第打出。核心目标,引导企业抢占技术、市场和产品价值制高点,把浙江建设成为品牌经济大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宁波市经委副主任杨甘霖道出了一大经验:“品牌培育离不开政府扶持。政府在推动企业自主创牌、大力发展品牌产业方面大有作为。”以此推动,宁波形成35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强大“方阵”。

  我们了解到,每年的“两会一节”是宁波市政府实施品牌战略的重头戏。赴省外举办宁波品牌商品交易会,在宁波举行国际服装服饰交易会暨服装节。本地参会企业展位费由政府全额补贴。为此,政府每年要拿出1000多万元。

  资金激励是又一经验。对创牌企业技改贴息最高可达1000万元;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政府一次性奖励20万到100万元……政府强力推动之下,“千家争名牌,万家创品牌”在宁波蔚然成风。

  乐清市柳市镇是中国低压电器之都,众多的小企业如何聚沙成塔?

  “出路在于实施品牌战略,变无名无牌为创优创牌,打造低压电器名牌产业。”厘清认识,当地政府旋即建立低压电器测试中心,引导企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如今的柳市镇,220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200多种产品获得美国UL、欧洲CE认证,也终于培育出了正泰、德力西两家销售过100亿元的产业“航母”级企业。

  “以前,哪里生产哪里是制造中心;现在,哪里研发、哪里有强势品牌哪里才是制造中心。”浙江省经贸委先进制造业基地办公室主任凌云一席话,让记者感受到他们品牌建设的新境界。

  品牌塑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义乌,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老板陶海第的拉链质量最好、价格最贵。但一走出义乌,陶海第就常常有一种英雄气短的失落———同样一条60厘米拉链,同样产品质量难分伯仲,陶海第的只卖0.15美元,而世界名牌YKK要卖1.5美元。不服气的陶海第找到YKK的客户推销产品,无一例外遭遇碰壁。人家对他说,如果用你们没有知名度、没有品牌的拉链做箱包、服装,产品上不了档次,也卖不出好价钱。

  陶海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产品无牌子,价钱上不去,利润高不了,企业永远做不大。

  要OEM(贴牌),还是OBM(创立自主品牌),是企业发展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但对于浙江省无数个有着相似经历的“陶海第们”,似乎不难选择:企业要做大,必须创品牌,创知名品牌,“因为品牌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而后行,谋定而动。创品牌,绝不是“单打”质量过硬,还要靠必须靠“混双”打优质服务和文化营造。

  浙江人在产品中注入的文化,不是虚文化,而是实文化,说到底是想方设法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文化、创造消费需求的文化。跟上世界“中国热”风尚,报喜鸟在西装设计上融入东方元素,去年,报喜鸟推出标价6000到1万元的全麻衬手工西服,公开向国际服装大牌“叫板”。

  从被迫创牌应对发展困局,到主动立牌拓展消费空间;从实体品牌打造,到品牌虚拟经营……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们玩转品牌的“魔方”,实现着品牌价值最大化。

  实用文化的细分,也给浙江品牌带来大效益。奥康是一大品牌,但它旗下,“康龙”专攻休闲市场,“美丽佳人”瞄准白领女性,“奥康”则锁定成熟男士。博洋集团巧妙运作“唐狮”、“F4”等品牌,只负责设计、销售“微笑曲线”的两端,生产交与社会来做。

  “创牌之后,一件能达利衬衫的利润达到3元多,比同处义乌的其他普通衬衫平均利润高出十几倍。”能达利集团副总经理傅东海感慨而言。

  采访手记:

  品牌是什么?在浙江采访,不同企业有着个性鲜明的回答———

  正泰人解读:品牌=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文化价值。奥康人回答:品牌=优质产品+优良服务+诚信经营。

  在英文中,品牌译为“brand”,即“烙印”。它强调品牌超越产品本身,成为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内心需求。

  其实,品牌的最后结果,是意味着同样产品可以卖更多的钱。

  宁波市政府为什么能够对企业百万元千万元的奖励?是因为他们财政收入状况好,但财政从哪里来?来自企业的高效益。而企业效益,则是因为有品牌,产品的附加值高,利润也高。

  所以,这就让我们明白了一道理:政府扶持—企业创牌—利润高涨—财政高收—政府更大力度的扶持,是一个可以不断放大的良性循环。政府的眼光仅仅放在扩大GDP规模是很不够的。浙江以创品牌作为经济做强和扩张的突破口,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发展品牌经济的好处不言而喻。然而,屈指算来,目前四川仅拥有17个中国名牌产品,而真正在全国叫得响的,仍旧是长虹、五粮液等老品牌。尴尬的数字背后是落后的品牌观念。记者在与多位四川企业经营者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要么甘于贴牌,要么乐于默默“无牌”,或者认为只要注册个商标,产品质量好就万事大吉了。

  品牌塑造是一套系统工程。立志创牌的四川企业,当务之急是走出认识的误区,在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商誉,注入品牌文化,不断放大产品的无形价值。同时,期待在政策上得到政府的更多扶持。

  是贴牌还是创牌、要“打工经济”还是要“品牌经济”?但愿这不是个问题。
编辑 资讯编辑: webmaster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信息共享合作。
打印 | 收藏此页 |  Mail给朋友 | 举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评分:0

发表评论
seccode 换一个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