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江西广告网 >> 资讯 >> 人物聚焦 >> 查看资讯           在线投稿在线投稿

159

view

张戈哥:从乡村少年到职业策划人

发布日期 发布: 2012-5-01  |  来源  来源: 张文  |   发布人 (共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物档案

姓名:张建国   笔名:张戈哥

出生:1970年9月13日

籍贯:武汉江夏

职务:湖北在点传媒公关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历:湖北省委党校大专、清华MBA

职称:国际注册高级策划师

荣誉:2002年荣获第三届武汉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称号

社会职务:湖北省策划行业协会(筹)创始人、筹备组组长

                    中国策划研究院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2011年9月13日,张戈哥迈进41岁门槛。这天凌晨,秋雨淅沥,透过被雨雾模糊的窗户,张戈哥依稀看到自己正从远处走来,一时间百感交集,于是伏案疾书,写下了又一篇博文——《你看,你看,我那沧桑的脸》。

“时光,从不为谁而等待......”

“有精神追求的人永远都不会老。即使老去,他的身上永远都会有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足以让他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这是张戈哥的感悟,也恰是他的人生写照。

那么,41年,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沧桑?挺进大都市

1986年的秋天,也是一个凌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一间土砖黑瓦片的农家小屋早早亮起了昏暗发黄的灯光。这是张戈哥的家,开灯的也正是他。

他蹑手蹑脚地起了床,开始从上到下认真收拾自己。今天,他将迈出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和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进城打工。

这年,他才16岁,还刚刚走出初级中学的校门。

虽然他天资聪颖,热爱学习,但出生在农村,家庭的贫困最终促使他中断学业的抉择。

因为家贫,张戈哥每天放学后都要帮大人干些农活,暑假期间,更是和大人一样起早贪黑忙“双抢”(收稻谷,插稻秧),“双抢”过后,他便到汉口卖冰棒;寒假期间,他又到汉口卖羊肉串,摆地摊。

因为家贫,母亲含辛茹苦终日操劳,过早出现了苍老的面容。

张戈哥的心常常因此而变得沉重和焦虑,寻思要改变这一切。

晨光初露。张戈哥收拾停当,推出一辆老式“28永久牌”自行车准备出门。忽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转身回房间找出一包白色球粉,将已经泛黄了的白球鞋细细地擦了一遍,这才跨上自行车,驶上田间小道。

他的目的地还是武汉,这是一座对他充满诱惑而又给他留下一些不快的城市。在以往几次进城经历中,他目睹了一些衣冠楚楚的人对农民的鄙视和不屑,自己也曾遭遇冷眼和讥笑。少年敏感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的刺激。他暗暗发誓:哪天我要到城里扎下根来,打出一片天下,还要取城里的女孩当老婆,让这些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城里人看看!

今天,他真的就要来了。带着憧憬,带着一颗不屈的心。

张戈哥骑车到了镇上,发现鞋子已被晨露和田间尘土弄脏,于是掏出随身携带的白球粉,又将鞋子擦拭得白白净净,然后继续向武汉进发。

宁当一分钱的老板

进城后,张戈哥在一亲戚家安顿了下来,然后四处寻找打工机会。他在建材商店卖过油漆,在军工医院洗过药瓶,在工厂操过冲床,还学过理发。环境再恶劣,气味再难闻,再苦再累再脏,他都挺着,努力挣每一分钱。

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在打工过程中,张戈哥一直没有放松自学。他省吃俭用却毫不吝啬地购买了大量书籍,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营销等多个领域。他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1992年,当时的《文化报》面向社会招聘编采人员,只有初中学历刚刚二十出头的张戈哥,凭借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击败众多对手,被《文化报》聘用为“中华服饰”专版编辑。

次年7月,他又被大连《国际服装商报》聘为驻汉记者。

 编辑、记者,这是让许多人羡慕不已的职业。但张戈哥感到这仍然不是自己想要的:“我难道一辈子就对着文字改对与错,趴着格子写‘豆腐块’?”

他需要更能释放能量的空间,更适合施展拳脚的舞台。

1993年12月,张戈哥毅然离开编辑岗位,转到报社广告公司,从事广告策划工作。不久,他索性与人合伙组建了一家文化公司。

武汉报界因此少了一位普通编辑,而策划界多了一颗新星。

1993年至1998年,他先后策划或参与策划了“首届武汉地区教师艺术大奖赛”、“武汉市普通话大赛”、 “97迎香港回归湖北省家庭艺术大赛”等多项大型活动。

1999年3月,文化公司因故解散。不久,张戈哥便被一家大型百货公司——王俯井百货聘为营销策划部主管。几个月后,他又跳槽到了一家刚刚进驻武汉的全国著名电器公司——国通电器策划部任主管一职。2年后 “武汉宣缘传媒广告公司”诞生,他应投资好友之邀,出任宣缘传媒第一任总经理。

这时的张戈哥已是策划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从被人瞧不起到受人追捧,从被别人选择到选择别人。

这就是张戈哥想要的吗?不,还不是。

他想拥有自己的企业。“当一分钱的老板,比做一万元的打工者要强。”2001年5月,他又一次辞职,独自创办了武汉在点传媒广告发展有限公司。

至此,“在苦水里泡三次,在硷水里浸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的张戈哥完成了从挣苦力钱到吃智力饭,从乡村少年到职业策划人的蜕变。

商战中屡出奇招

神人,酷男,疯子——这是圈内朋友对张戈哥的评价。

的确,他是一个有些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不同凡响。也正因如此,他的思维越来越敏锐,灵感会随时触发,凭此闯荡江湖,几乎无往不胜。

案例一:细剖成本击败对手

2003年8月的一天,朋友在闲谈时无意提起,小天鹅公司要在汉投资建造工业园。张戈哥一听,突然大笑起来,朋友们都吓了一跳。

原来张戈哥想到,做工业园就有奠基仪式,仪式需要策划。他不会放过这从天而降的机会。

第二天,赶到小天鹅公司时,已有几家公司捷足先登。“别人已先入为主,我拿什么来竞争?”他不停地反问自己。

晚上,他把标价单放在桌子上,起身去倒茶喝。家人好奇地拿起来看,随口说了句,“哎哟,搞个活动真贵。”

正端着茶出神的张戈哥像被电了一样,忙问为什么。“你看,这些价格一写就是1万多,看着就贵。”

怎么才能让价格不变,但看起来便宜?他想出了一个“细项细报”的办法。一个星期后,凭借这份“精心设计”的标书,张戈哥拿到了小天鹅奠基仪式项目。

案例二:心理战巧夺“宝钢”

2004年11月,上海宝钢集团下属公司要在武汉成立分支机构,隆重的开业庆典活动吸引十几家公司来竞争。

竞标时,别的公司都带了漂亮女秘书,一群人浩浩荡荡。下午2时竞标开始,1时58分,所有人已就座,现场鸦雀无声,这时,张戈哥只身提着笔记本电脑昂然进场。

所有人“唰”的一下都望向他这里,先到的广告同行还纷纷跟他打起招呼,霎时会场热闹起来。这个场景让宝钢公司方面人士,认为他在行业里知名度高,且人缘不错,自然产生信任感。

张戈哥很“客套”地要求最后一个发言,实则暗中取长补短。轮到自己了,张戈哥不急不缓地打开笔记本电脑,通过投影让大家直观清晰地了解他对标书和项目的看法。

 放完投影,张戈哥反客为主,向宝钢人士发问:“你们想过庆典活动当天的交通行走路线吗?想过交通管制和车的问题吗?”对方摇头。张戈哥再问“你们想到庆典活动的彩车怎么设计吗”,对方再次摇头。

轮到张戈哥娓娓道来了。他说,宝钢是生产钢铁的,就用卷成筒的钢铁做成彩车,车上模特穿着钢铁做的衣服,显得热闹又大气。

别致的设计,精致的细节,让对方心动,这单10万元生意被张戈哥轻而易举拿了下来。

 一个月后,宝钢项目做完,张戈哥再去竞标光谷一个楼盘开盘项目时,老板一听说他做过宝钢项目,只说了一句话,“你连世界五百强项目都做下来了,还能不让你做么?”

“强迫和他人发生关系”

“强迫和他人发生关系。”这是张戈哥的QQ永久签名。

有人认为他在QQ上弄上这么一句话,太俗、太暧昧,还有人闻之色变,直呼离经叛道。而熟知张戈哥个性的朋友对此却见怪不怪,平日里他就常常是这么出语惊人。

 其实,他的本意的确与色情无关。

按照社会学的某些观点,我们生存的空间正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你每天遇见的,对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都是一些陌生人。由于陌生人的存在,更提升了“人脉”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的人往往能曲径通幽,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和机会,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可能”变为“现实”。

张戈哥对此深有体会,因而他要“强迫”自己不断拓展人脉关系。

为了突破工作和生活圈子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获取优质的人脉,早在2006年,张戈哥首先就建立了一个以湖北策划界从业人员为群体的“湖北策划人QQ群”;2010年,他又创立了湖北策划人网并上线。到2011年,湖北策划人群由当初一个群发展到8个群,群员从当初的68个发展到现在数百个。在这里有广告人、策划人、媒体人、营销人、网络人,在这里大家“搭建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共享、交流合作共赢”,在这里不仅收获友情和快乐,还通过“群带”关系扩大业务群体,获得意外商机。

然而,建立群、网不难,要把它维护经营好却不易。

“群可以说是一个交友平台,但光在群里交流还不够,还得搞活动,还得会‘闹’,闹出名声,闹出影响,闹出实效,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如果没有活动,群就会缺少生气,变成‘死群’。” 自2007年以来,张戈哥每年都要组织“湖北策划人新年团拜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今年将举办第六届。

为此,他付出了不少时间、精力和财力。

事实上,张戈哥致力于群、网建设的目的早已超越一已私利。2011年5月23日,在张戈哥一手创办的湖北在点传媒公关策划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他透露了自己心存已久的两个梦想,其中之一是在2012年内成立“湖北省策划行业协会”。他要借此更有力地促进湖北策划业的规范、和谐、壮大发展。他把这件事情视为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列为自己2012年的头等大事。

他愿做一块基石而立起湖北策划界的里程碑。

擎起“公益策划”的旗帜

人最大的资本是才智,而只有在为社会创造价值时,资本才有价值,你所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才有意义。

张戈哥在一次次的商业策划中探索着并成功着,同时又在一次次的公益策划中努力着奉献着。有时为了一项公益策划案的如期开展,他甚至放弃大笔收入可观的企划广告业务;有时为了某项公益策划案不至落空,不惜自己掏腰包。

他多次成功策划并组织企业向武汉儿童福利院捐款、捐物,向阳新儿童福利院捐款。尽管自己分文未进,却让张戈哥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武汉儿童福利院领导为感谢他长期关爱儿童福利事业,特别给他送来了题有“文笔策划福利事,行动组织爱心人”语句的荣誉证书。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张戈哥闻讯一边发动湖北策划人群群体捐款,组织公司员工、朋友及自己捐款,一边策划“爱心捐款文艺晚会”,工作至次日凌晨4时。天亮后,他又驾车奔波于武汉三镇,联系捐款单位。17个小时后的13日,慈善晚会在武昌家盛时代顺利举行,共筹集善款174万元。

2009年8月,《武汉晚报》扶困栏目联手张戈哥及市青基会等单位策划组织“华夏千秋教育基金”钢琴义演,筹得善款50多万元,支持教育事业。

除策划组织公益慈善活动外,张戈哥还多次慷慨解囊:

2002年6月13日,他带着100盒节日食品到徐州新村二七社区及阳光托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与老人们共度端午节。

2009年7月6日,他在《武汉晚报》倡导发出《大义男子重度烧伤急需手术费》一文后,下午就将自己和部分群员的首笔捐款6000余元送到伤者家属手中。

2011年9月9日,得知黄陂路小学四年级一学生罹患肿瘤急需救助,他立即捐款1000元。并将相关消息发到策划人群网上,号召更多人伸出援助之手,获得捐款13000余元。

“生命太短暂,也太脆弱,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善待身边每一个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这是张戈哥QQ日记中的一段话,虽然朴实无华,却是对他乐善好施的最好诠释。

41年,张戈哥就这么一路走来,历经艰难困苦而获遍地收成。然而,他要的还不只这些。追梦的路似乎没有尽头,注定其一生跋涉。

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前行......

来源:湖北策划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编辑 资讯编辑: webmaster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信息共享合作。
打印 | 收藏此页 |  Mail给朋友 | 举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评分:0

发表评论
seccode 换一个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